- 報讀咨詢熱線: 0851—84821146
貴陽市女子職業學校“十四五”期間教育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時代特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貴州特色職業教育強省的總體目標,緊緊圍繞“強省會”的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學校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安全兩條底線,深入實施辦學條件提升、三教改革、產教融合三大戰略行動,大力推動“三全育人”、智慧校園建設、治理體系建設、品牌專業建設。加強對外開放合作,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深化改革、激發活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提升質量為重點,堅持走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增強學校的社會貢獻度。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黨委對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辦好職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堅持為每一位學生健康發展奠基,始終做到發展為了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不斷增強學生的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安全感、快樂感。
——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新發展理念貫徹教育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現教育發展模式變革,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教育質量變革、發展動力變革和育人方式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富效率、更為安全的教育發展。
——堅持高質量發展。以社會滿意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加強學校教育內涵發展,構建學校教師成長發展機制,構建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教育評價體系,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實現發展質量、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三、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學生發展為中心,緊扣國家、省、市戰略,優化學校專業設置、深化“三教”改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學校辦學條件、穩定辦學規模、加強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我省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成為貴州省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的領跑者。
到2025年,完成馬王廟校區總體規劃建設,辦學條件、辦學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學校辦學質量、服務能力、社會聲譽顯著提升,建成貴州一流優質中職學校。
到2035年,學校綜合實力、辦學水平、現代化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建成“特色顯著、西部領先、全國知名”的高水平中職學校。
(二)具體目標:緊緊抓住提質培優行動計劃、興黔富民計劃發展機遇。力爭完成馬王廟校區重新規劃建設,提升和改善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推進和完善羅漢營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探索生產性實訓基地經營管理制度,把羅漢營實訓基地建成省級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力爭建成全國1000所優質示范中職校,全國200所“三全育人”典型學校。優化建設4個左右專業群,建設15個左右專業,建成6個省級特色骨干專業,2個全國優質專業,建設6門省級精品開放課程,建設3個省級優質專業。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學校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超過60%,“雙崗型”教師占比超過30%,建設一批省級教學創新團隊、一個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養一批職教名師名徒。履行職業培訓法定職責,承擔更多培訓任務,力爭職業培訓人次達到在校生規模。保持5000人左右辦學規模,學生升學率達80%以上,就業率達98%以上,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